这是一部令人灵魂战栗的国产片,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时间:2020-05-17 23:48:17阅读:2692
小时候没看懂《阿Q正传》,成人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阿Q。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皮皮电影/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开始真正读懂鲁迅的文章。最近皮哥重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这篇课文入选了
  • 阿Q是个靠打短工过活的雇农。尽管他“真能做”,社会职位却低下得连个姓儿都没有。未庄田主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
小时候没看懂《阿Q正传》,成人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阿Q。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一小我成熟的标志是:开始真正读懂鲁迅的文章。

最近皮哥重读了鲁迅的《阿Q正传》,这篇课文入选了中学课本,记得那时候读还一知半解,现在读立刻有了纷歧样的体会,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深味到了一种浓黑的悲凉”。

读完了以后我摸了摸已经发秃的脑门,真真察觉到自己也到了读懂鲁迅的年纪。

鲁迅常被一些人诟病的地方在于:他没有长篇代表作。

但在皮哥看来恰恰相反,真正考验一个作家的是短篇,在极短的字数内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说出让人回味的故事,那才是真实的功力!

鲁迅就凭借这些短篇小说和杂文,无可争议地成为曹雪芹以后中国文坛第一人!

就拿这部《阿Q正传》来说,小说只有2.62万个字,可却诞生了多少金句!

比如赵太爷对阿Q说:“你也配姓赵?”现在“姓赵的”已经成了权势的代名词。

比如阿Q对吴妈的表白语:“我想和你困觉。”直接可以入选现在的“直男表白语录”了。

再比如阿Q对小尼姑说的那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这句戏谑之语即使放现在都但是时。

当然最经典的要数阿Q的那套经典的“精神胜利法”。

还记得最近很火的窃格瓦拉吗?其实就是Cosply了阿Q。

窃格瓦拉被抓了这么说:“监狱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级喜欢里面的。”

阿Q被打了这么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窃格瓦拉成了许多人的精神领袖,其实这些都是鲁迅玩剩下的。

《阿Q正传》更经典之处在于塑造了阿Q这么一个鲜高度概括的形象。

鲁迅的文字字字珠玑,几乎没有闲笔,阿Q,阿Q,看似随意的名字其实很有嚼劲儿。

Q就是一个长着鞭子的普通人,阿Q就是中国普通人的一个缩影,任何人都能从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只有鲁迅这种笔力的才能写得出来。

有人片面地把阿Q理解成了一个一无可取的丑角,是的,阿Q仗势欺人,调戏吴妈,偷鸡摸狗,愚昧无知,还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我麻痹。

但他身上也有颇多可取之处,比如那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那种沾染了仆仆风尘市井气,甚至是受刑前迸发出的那种向死而生的泰然都是十分动人的。

甚至是最被人瞧不上的“精神胜利法”其实也有可取之处,它可能成为你身陷泥潭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精神胜利法”某种程度是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一脉相承的,当你应用此法得当,也能像李宗盛一样,“喜笑颜开面对人生的难。”

所以说,把阿Q当成笑话看那是没读懂,把阿Q当成悲剧看那是没读透,把阿Q当成一部“正传”来看才是正确的阅读方式。

读完了小说,我又饶有兴趣看了《阿Q正传》的电影,没想到这部1981年的老电影也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像《阿Q正传》这样的国民级别小说是欠好拍的,因为故工作节大家都知道,小说内涵在语文课本里也分析得相当透彻了,想要出奇出新很难。

这部电影的看点就是主角的演技。

阿Q的扮演者就是著名演员严顺开 ,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是春晚上的小品“粮票的故事”,年长的观众可能还记得他主演的《新七十二家房客》,但他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就是阿Q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