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最讨厌的就是「删减版」。
虽然审查严酷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关键在于要掌握好那个“度”。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导演来说,剪掉的不单单是那几分钟,而是破坏了整部电影的质量和价值。
烂片也就算了,打擦边球这种事习以为常,是该好好管教一番。
然而有这么一部电影,被评为「烂片」实在有点冤。
要知道,影片在2003年上映后,轻松拿下了2634万的票房成绩。
不但如此,它还获得了金像奖13项提名,最终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
说到底,不是观众的审美问题,也不是影片的质量问题。
纯粹是电影经过大马金刀的删减后,被改得涣然一新,导致很多观众看不懂。
片名被改,删减7分钟才上映,刘德华最经典的港片,被误解了17年:
《大只佬》丨Running on Karma
当年,这部电影在香港上映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不但成功让张柏芝彻底摆脱了“花瓶”的形象,还帮刘德华赢得了连《无间道》都不行带给他的金像奖影帝。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继1999年《枪火》以后,杜琪峰导演的第二部巅峰之作。
港版叫《大只佬》,内地版叫《大块头有大智慧》。
但在内地上映后,不但带着浓厚“港味”的片名被改,而且时长也由92分钟变为85分钟,足足删了7分钟。
在我看来,正是这7分钟的差别,不但丢掉了影片的深层主题和内涵,还是导致口碑南北极分化的罪魁祸首。
一、意念之下诞生的电影
杜琪峰是香港为数不多,认真拍电影的导演之一。
凡是他执导的电影,都有一股浓厚的“港味”。
当年,杜琪峰和韦家辉正在四川拍摄贺岁片《百年好合》时,被一尊巨大的佛像所吸引。
这时,韦家辉导演脑海里闪过一个画面:一小我影站在佛像旁。
等回到香港后,韦导路过一家健身用品店,便有了“大只佬”这一人物形象的诞生。
而此时的杜琪峰,渴望摆脱“娱乐化”的标签,正打算创作一部寓意深刻的作品。
因而两人不约而合,拍了这部以成长为母题的电影《大只佬》。
在开拍前,剧组花了超过六个月的时间,为刘德华量身定做造型。
后来,在拍摄期间,又遇到了SARS,制作时间被迫从2个月延长到5个月。
面对诸多史无前例的挑战,却没有影响到电影的完整度和质量。
二、无处不在的宿命论
单论《大只佬》的剧情,想要看懂并不太难。
其实,电影就像是一部现代版《济公》,整个故事围绕着「因果」二字展开。
起初,导演杜琪峰有想过,如果用很隐晦的手法去拍,无疑是拔高了观影的门槛。
因而他决定将主题具象化,方便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剧情。
所以在电影里,直接将“因果”的阐述被直接摆上了台面。
刘德华饰演的大只佬叫做“了因”,而那个凶手叫做“孙果”,两人在名字上就有着“因果”的关联。
故事的起因,是了因的两小无猜小翠被孙果杀害,以后孙果便藏匿于山中,导致了因苦寻未果,一怒之下挥棍发泄,不小心打死了一只小鸟。
这次意外,让了因在大树下盘坐了7天,获得了看到“因果”的能力。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看到某小我前世的所作所为,便可预知今生是否会遭遇横祸和报应。
起初,大只佬为了躲避因果,选择脱下了僧袍,每日沉迷于酒醉金迷的生活。
直到他结识了李凤仪,看到了她的“业”,注定今生得不到善终。
“业”又是什么?
其实,影片的英文名《running on karma》已经解释了这个字。
Karma,译为羯磨,往往被通俗地称为“命运”,指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大只佬看到了李凤仪的善良,两次将她从危险中拯救出来,希望能帮她摆脱“恶因”。
然而不管他怎么努力,最终的结果都一样,只会见到李凤仪身后的“恶因”被破坏后又重现。
这一刻,大只佬终于意想到,自己无法与“因果”抗争。
在电影中有一幕,路过的老奶奶笑着捡起街上被废弃的玻璃瓶子。
明明是路人种下了恶因,却让捡垃圾的老奶奶去食这个恶果。
很明显,这不公平!
所以,李凤仪这个角色,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她是拯救大只佬,帮助他解除心魔。
当年,孙果种下了“恶因”,必定会有人去食下这个“恶果”,而这小我本来是大只佬。
假如他成功为小翠报了仇,如此便会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
因而电影的结局,当大只佬找到孙果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选择带他去自首。
最终,自己也穿回了被自己丢弃的僧衣,从迷失的世界中重新找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