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著芬芳……',《夜来香》这首老歌直到今天依然经典,第一个在中国演唱《夜来香》的人是民国女歌星李香兰,当时的人们只以为她是个美丽的女歌手,却不曾想过,她也称得上一朵隐匿在大众面前的'夜来香',她是人们追逐的美人,也是见不得光的间谍。
身世之谜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与此同时,政府展开了对李香兰的调查,此前,李香兰在全国抗日的形势下,逆流而行,大量和日本人合作,过从甚密,大有汉奸之嫌。
甚至都不需要审判,因为李香兰背后就是一家日本投资的电影公司,她在日本侵华期间,拍摄的也全是粉饰日本侵华战争的电影,汉奸罪板上钉钉。
人们推测李香兰会被判处死刑,因为那些电影影响极坏,法庭上也早有决议,李香兰死罪难逃。可没想到在审判期间,李香兰忽然提交了一份证据,让自己逃脱了制裁。这份让李香兰翻盘的证据只证明了一件事——李香兰是个日本人。
这让法官大为吃惊,因为李香兰在中国成名已久,对外她一向都说自己是中国歌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随着各方深挖,一个由日本方面包装出来的中国女歌星李香兰,慢慢呈现出她的本来面目。
李香兰生于中国不假,但她毫无中国血统,而是来自一个日本的知识分子家庭,她真实的名字叫山口淑子。
与人们想象有些出入的是,李香兰的家庭并不是军国主义的拥趸,相反她的父亲和中国人来往颇多,还因为发表反战言论受到过日方警告。'李香兰'这个中国名字也是父亲的一位中国好友给她取的。
李香兰后来成为日本军方的傀儡,某种程度上算是'象齿焚身',当时日本不但在军事上占领中国,还想要在思想上控制中国,这种控制包括让日占区人民学日语、读日本杂志,以及拍摄演唱宣传美化日本侵略的电影和歌曲。
日本方面就这么盯上了李香兰,当时年轻的李香兰在学校教书,但她同时也有着明星梦,她热爱唱歌,而且实力不俗,在文艺圈子里小有名气。
日方看上她有很多原因,她年轻漂亮,天生就是当歌星的材料,中文流畅,而且稚嫩,容易控制。最重要的是,日本人知道她是日本人,中国人却不知道,因为李香兰在当时出于避免麻烦,用的是中国身份,这给日本省了很多力气。
红遍亚洲
不久,日本专员就拜访了李香兰,据李香兰回忆,他们谈了好几个小时,对方承诺了很多优厚的条件,李香兰不即不离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因为一方面,作为一个年轻姑娘,她难免被军国主义宣传的'为国奉献'所洗脑,而且成为一位歌星也是太大的诱惑。另一方面李香兰也没办法拒绝,因为她的亲人朋友还生活在日本。
就这样,一个光鲜亮丽的包装计划就此形成,嗓音动听的李香兰被日本推到了幕前。关于'山口淑子'的一切过往被可以隐去,公司对所有歌迷说,李香兰是一个中国姑娘。
没有人怀疑这一点,因为李香兰从小就在中国生活,一举一动和中国姑娘毫无区别。在日本人的努力宣传之下,李香兰的歌声很快红遍大江南北,歌迷们疯狂地追捧她。
可是一些清醒的中国人立刻认识到了差池劲的地方,虽然他们不知道李香兰是日本人,可李香兰从出道以来接拍的电影,都是日本筹拍的。
日本方面拍摄的电影,自然是贬低中国,抬高自己。一些记者便对李香兰提出质问,为何身为一个公众人物,一个中华儿女,要做这种工作呢?面对这样的问话,李香兰只能按照日本给她准备好的答案,表现出一副不承认侵略的态度。
这引发了文艺界的混战,一方面有亲日派支持李香兰,认为文艺作品不该当与政治混为一谈。也有很多爱国人士义愤填膺,当时上海许多中国演员甚至发了联合声明,表示不会再与李香兰一路合作。
李香兰的明星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火热的明星,她的立场可以改变很多普通人的立场,把一些中央派拉到亲日派这一方。日本之所以费了老大力气把她包装成中国人也是这个缘故,日本明星如果在中国出道,可能会在一开始就引起各方警惕,他们所求的思想控制就会落空,但一个中国明星就不会这样。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李香兰红了,而且红成了民国的一线,她的粉丝们挥金如土,可能只为购买一张带有她正面照的报纸。
日本这边紧锣密鼓地把李香兰推成亚洲红星,他们不单单在中国大陆进行宣传,还让李香兰在台湾、香港地区拍摄电影。再把这些电影出口到亚洲各国,包括日本本土。
在日本宣传时,为了方便,李香兰还使用了山口淑子的本名,人们以为她是抱日本大腿,给自己搞了个日文名字,切切没想到山口淑子就是她的真实身份。但是眼看二战局势对日本晦气,李香兰内心惶恐,试图脱身,只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日本投降之日,也是这个一代歌后陨落之时。
战后反思
可她的真实身份让本来坐实的汉奸罪一会儿失去了支持,汉奸汉奸,自然只能是那些倒向日本的中国人,李香兰如果是以中国人的身份,为帝国效力,那罪无可恕。可如果她根本就是个日本人,那她的罪行瞬间就有些欠好理论了。
因为她是日本人的话,她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自己国家服务,虽然从道德上来讲依然过分,但这就不存在出卖祖国的嫌疑了,而作为一个歌星来讲,她为本国拍摄和演唱并不构成犯罪,于是法庭只能宣布将李香兰无罪释放。
李香兰侥幸逃过一劫,1946年初,在一片骂声中,李香兰被送回了故乡日本。其实这一年,经历了各种大事的李香兰只是一个26岁的女人,依然称得上年轻,加上她这一段潜伏中国的经历,日本演艺圈对她颇感兴趣。
所以回国以后的李香兰并没有沦落到很惨的境地,她的美貌和歌声依然还在,中国混不下去了,但日本还有许多她的粉丝。
李香兰干脆舍弃了中国名字,重新换回自己的本名山口淑子,开始了在日本歌坛的新一轮闯荡,据说她还有过去美国发展的念头,但是进展不顺利,她也就安心留在了日本。
38岁时,山口淑子选择嫁给了一位日本外交官,自此宣布退出歌坛,还成功被选为日本议员,后来中日关系破冰期间,山口淑子曾经大力支持中日两国交流,自己也曾随首相访华。
山口淑子年轻时代的行为是错误的,她在回国后反思良多,她对记者坦诚,年轻时代她犯下了罪过。她也为此尝试赎罪,在两国恢复邦交以后,她积极组建中日民间交流协会,并且对二战当中日本的罪行坦诚相告。
日本靖国神社将数位战犯供奉进去时,山口淑子公开向首相请愿,希望他不要做出这种掩盖战争真相,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也曾经奔走呼吁,希望日本政府正视当年所犯的罪行,可以说,晚年的李香兰是非常希望实现中日和平的。
只可惜能和她一样愿意承认的日本人很少,李香兰的反思到底能不行过抵消她当年的罪过,这一点,作为后人的我们没办法替中国的前辈选择原谅。
2014年,李香兰在日本逝世。只是我们感到可惜,歌声本该是和平的艺术,却被有心人变成了战争的武器,但愿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李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