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栖导演”黄定山:歌剧电影《沂蒙山》更加令人神往

时间:2021-01-26 09:58:44阅读:489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等着我,亲爱的人,等着我,不变的心”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中诸多质朴动人的唱词,让很多观众念念不忘。《沂蒙山》自2018年12月首演以来,凭借感人至深的情节、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等着我,亲爱的人,等着我,不变的心……”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中诸多质朴动人的唱词,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沂蒙山》自2018年12月首演以来,凭借感人至深的情节、民族特色的音乐、极尽描摹的表演,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成为现象级歌剧佳作,迄今已演出近130场。

      《沂蒙山》讲述了沂蒙山渊子崖村村姑海棠在见证了敌人的凶残、狠毒,亲历了村民的英勇牺牲后迅速成长,自告奋勇,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的故事。作品取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沂蒙山区的真实故事,塑造的每小我物都有原型,展现的每个事务都有记载,生动地塑造了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赵团长等一系列抗日战争的人民子弟兵的形象,以沂蒙人民这样一个群体形象表达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民族歌剧《沂蒙山》问世两年以后,歌剧电影《沂蒙山》1月8日在山东省会大剧院开机,启用首演原班人马进行拍摄,王丽达、杨小勇、王传亮、张卓、金郑建等歌剧演员全身心投入到电影拍摄中。歌剧电影《沂蒙山》将充分运用电影化的艺术手段将经典戏剧作品留存,以雄厚的细节拓展舞台演出的艺术感染力,为民族歌剧《沂蒙山》品牌再添华彩。

      1月1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探班歌剧电影《沂蒙山》拍摄现场,并专访著名导演黄定山,邀其畅谈歌剧电影《沂蒙山》的艺术魅力。黄定山既是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导演也是歌剧电影《沂蒙山》的导演,他说,歌剧电影《沂蒙山》是一次新的创作,它比舞台版更加震撼,更加浪漫,更加令人神往。

      歌剧电影《沂蒙山》是一次全新创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歌剧电影《沂蒙山》与舞台版本相比,艺术创作上有何差别?电影版的艺术突破和创新在哪里?

      黄定山:歌剧电影《沂蒙山》和民族歌剧《沂蒙山》,有显著的差别,一个是舞台艺术,从舞台上来呈现,一个是用镜头语言来呈现。这是两个完全差别的艺术形式。在民族歌剧《沂蒙山》这样一个优秀作品的基础之上,歌剧电影《沂蒙山》拍摄会让这部作品有更广泛的传播。歌剧电影《沂蒙山》是一次新的创作,一次全新创造。

      歌剧电影《沂蒙山》用的是镜头语言,但这个镜头语言又和我们以往的故事片纷歧样,纷歧样就在于“歌剧电影”这四个字。不单单是电影而是“歌剧电影”。如何在保留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魅力的前提下,又以镜头语言去创造歌剧电影,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记录,不是记录舞台演出,而是以电影语言、电影镜头的一次再造。这个再造与电影的写实又有大差别之处,这就是舞台艺术的假定性的魅力。这种假定性的写意性又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如何把两种差别的审美交融在一路,这是非常吸引我的一种创作。

      当然,这种创作的结果,应该是歌剧电影《沂蒙山》和民族歌剧《沂蒙山》的相得益彰、相应生辉。在这样的前提要求下,我作为舞台版歌剧《沂蒙山》的导演,又来担任电影导演,在拍摄现场创作中也是一种优势。同时,歌剧电影《沂蒙山》的拍摄,也是一个能够更深入地把沂蒙精神挖掘出来,弘扬放大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歌剧电影《沂蒙山》完全按照电影流程打造,它不单单是达到了技术指标、艺术指标,我更希望能够在今天的大银幕上,有一部全新样式的歌剧电影呈现给我们的观众。

      拍摄中不竭萌生新创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歌剧电影《沂蒙山》与舞台版相比又是一种新的创造,是否是要对舞台上的原本的呈现方式、舞台服化道等各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黄定山:我们刚才进行了全剧开场内容的拍摄,你会发现通过镜头艺术再去展现《沂蒙山》时,会给观众呈现出歌剧舞台上没有的新视角。很多观众看不到的视角,电影镜头呈现出来了。这种镜头不单单是内容,它还是一种新的构图,一种新的光影。在新的光影、构图基础上,内容被强有力地表达出来。我作为导演那么熟悉民族歌剧《沂蒙山》,也会在拍摄电影过程当中有很多新的发现。这很令人兴奋。这种兴奋我们必然会通过银幕传达给观众,观众也同样会被这部电影所感动。

      舞台服化道等会做调整,要经得住大银幕检验才行。电影拍摄过程当中,我们的服装、道具,包括演员的表演的分寸,都进行了一个重新的调整。我们的道具师工作非常认真,道具呈现非常细致、真实。有些舞台布景也进行了重新调整,重新刷色,舞台地面也是重新制作的,和原来的歌剧舞台是纷歧样的。这些调整让舞台经得住摄影镜头的大幅度俯拍,而且能拍出质感。值得一提的是,山影的电影制作技术非常强大,这次拍摄也全部使用顶尖技术,特效呈现也会有很强的技术支撑,这部电影在影院也能实现杜比音效效果,这将是一部全方位都非常优秀的歌剧电影。

      在不竭的拍摄中,我也会不竭萌生新的创意。比如今天,我就想在九龙叔就义、海棠梦见林生那两场戏上有全新的电影版本展现。我先卖一个关子,必然会比舞台更加震撼,更加浪漫,更加令人神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丽达、王传亮、杨小勇等歌剧演员们这次是面对电影镜头来诠释《沂蒙山》,在表演上需要什么新准备、新的呈现吗?

      黄定山:会有新变化,演员的表演必然是在镜头面前的表演,这不单单是简单的理解为一个放大与缩小的分寸问题。这对歌剧演员们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情感的体验,以及镜头面前的反复表演,都是全新的挑战。歌剧电影还有歌唱,差别于简单的影视演员的表演,既有镜头前表演的普遍性,又具有歌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性。这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极高。所有的艺术门类归根结柢是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决定于演员对人物的塑造、体现,这是根本。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剧无论是主演,还是有名有姓角色的演员,或所有群众演员,他们的表演我都非常满意,他们的呈现必然会给观众惊艳、惊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民族歌剧《沂蒙山》各个版本共演出了130多场了,这部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歌剧电影《沂蒙山》有何期待呢?

      黄定山:我自己对这次创作也充满期待。我做影视导演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经常会说我又重返了电影片场,重操旧业。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充满激情的,令人神往的创作过程,我每天都处于很兴奋的创作状态。

      我们这次拍摄,每天有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演员七点多钟开始化妆,一向拍摄到晚上十点多钟。实际上是非常辛苦的。相信观众也会期待这次创作。

      我们今天拍歌剧电影本身就是对《沂蒙山》这个品牌的继续“擦亮”,电影会是一次闪亮的登场。民族歌剧《沂蒙山》会不竭地以歌剧样式,不竭地和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品种进行嫁接。这都是我们创新成果的一种转换。《沂蒙山》的审美样式、艺术门类创作会越来越多。

      民族歌剧《沂蒙山》不但是山东的一个精品艺术的标杆,它已在全国唱响。电影是一个世界语言,歌剧电影《沂蒙山》拍摄完成以后,它是可以走向世界的。《沂蒙山》是一部抗战题材作品,它传承发扬的是沂蒙精神,而放在世界人类历史上,它也是二战题材影视作品,它在写战争与人,写人类,祈祷人类和平,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共通的,是共通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沂蒙山》已经让中国的民族歌剧在舞台呈现上达到了必然的规模和巨制,呈现出了一个大歌剧、正歌剧的样态。这次歌剧电影的拍摄,更使得这样一个样态发挥到了极致。我觉得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世界认同的语言,让中国的民族歌剧、中国的歌剧电影,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文化的交流。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