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追捧郭敬明?

时间:2020-12-28 22:36:18阅读:3444
文/杜威今年圣诞节郭敬明和广大影迷都“哭了”。12月25日圣诞档,郭敬明新作《晴雅集》公映。猫眼开分高达9.2,豆瓣开分达及格线6.0(目前5.1)。这在国产电影中本是普通成绩,然而贴上“郭敬明作品
  • 晴明承师父遗命,前去天都加入祭天大典,与博雅不打不成相与,从敌手成为搭档挚友,两人一同破解离奇案件,揭开一…

文/杜威

2017圣诞节郭敬明和广大影迷都“哭了”。

12月25日圣诞档,郭敬明新作《晴雅集》公映。猫眼开分高达9.2,豆瓣开分达及格线6.0(目前5.1)。这在国产电影中本是普通成绩,然而贴上“郭敬明作品”标签后,一切性质都变了

郭敬明“哭”了,因为有生之年自己的电影能获得正面评价,他微博感慨似在梦中。同时,《晴雅集》预售总票房达到同期最高的6500万元,12月24日点映观影热度良好,累计7个热搜在榜。《晴雅集》在不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下,此时一副大卖景象。郭敬明阔别电影市场四年以后的“背水一战”似乎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郭敬明微博截图

广大影迷、影评人、电影吐槽UP主也“哭”了,因为自我阵营中出现了“叛徒”,郭敬明电影豆瓣评分破5是不行容忍的。同档期还有《拆弹专家2》这样的国产口碑佳作,《晴雅集》票房势能居然在公映第一天,排片占比落后于《拆弹专家2》的情况下,票房成绩上长时间领先《拆弹专家2》,直到晚上8点左右才被超越。

一向呼吁“抵制郭敬明作品”“郭敬明原罪论”的舆论风潮下,究竟是谁还在为其买单?

双方极端反差的心态也从侧面反映出隐藏在《晴雅集》中的一个悖论现象,即《晴雅集》一向是圣诞档话题热度最高的电影,但始终不被电影市场看好。

然而,《晴雅集》即使不被看好,可在映前的攻坚战中,无疑它还是取得初步胜利的。6500万元的总预售、点映票房,放在整个变幻莫测的2020年都是耀眼战绩。截至发稿,《晴雅集》首日获得9500万左右的票房,破亿的单日票房近在咫尺,超过猫眼专业版给出的7900万预测成绩,位居圣诞档票房亚军。同时,《晴雅集》在微博电影、抖音电影榜热度位居第一,首日上座率、观影人次均有亮眼数据。口碑方面,郭敬明的电影更是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当“郭敬明原罪论”的市场风潮空前高涨的情况下,《晴雅集》自然被支流影迷观众、专家媒体、业界人士、影院从业者列为“X因素”,多方预测其在电影市场难有亮眼数据。然而,故事的发展并不如大众所想的一样,顶着豆瓣5.1分且不竭趋势降落的《晴雅集》却极有可能迎来亮眼的票房成绩,此时此刻,到底还有谁再给郭敬明的电影梦机会?

身负“原罪论”的郭敬明,

为背水一战的《晴雅集》做了哪些准备?

《晴雅集》首映之际,郭敬明微博寄语其是自己第二个阶段的第一个作品,是他电影导演生涯下半场的入场考试。微博内容暗示了郭敬明对自己电影导演身份的执着,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电影生涯的长久规划。

自2016年《爵迹》票房惨败后,郭敬明沉寂电影市场四年之久。四年期间,郭敬明擅长的“流量电影”爆款公式彻底失效。此时,郭敬明需要重新认识市场规律,并及时转舵。在2017的《晴雅集》中面对“流量”过时, 他已不再坚持,紧抓自身另一个“特定审美”,开始向郭敬明电影另一个专属标签即“郭氏美学”转变。

郭敬明力图在《晴雅集》身上画出明确分割线,即“流量郭敬明OUT!”,“美学郭敬明C位”。为了这个市场印象的“华丽转变”,郭敬明可谓竭尽全力、全方位为《晴雅集》造势。

《晴雅集》剧照

郭敬明首先摆出明确的市场运营安排。郭敬明担任导师的《演员请就位 2》引领综艺热搜近三个月,借其话题流量引导,在节目中郭敬明执导的多个短片也被网友戏谑为《晴雅集》的预告。趁此热度,郭敬明让积压两年的“流量电影”《爵迹2》退出院线,妥协后更名且“转网”,并正面迎接负面口碑,郭敬明也自动松口承认《爵迹》不敷好。必然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郭敬明用牺牲品《爵迹2》完成对“郭敬明美学”的预告使命。

即使《爵迹2》口碑再度崩盘,但“网大” 的关注度毕竟有限。

随后,郭敬明再度监制的《如果声音不记得》以社会现实议题为切入点意图再造下一个《悲伤逆流成河》,为圣诞档中的《晴雅集》持续造势暖场。

此外,在电影宣发上《晴雅集》也是圣诞档中最热闹的。12月15日,《晴雅集》开启全国路演活动,电影主创奔相继赴陆续十城,形成疫情背景下影院复工以后声势最大的路演活动。

不止于此,郭敬明深知自己“原罪论”的危害,开始自降身段,频频抛出具有争议的言论,巧妙地制造话题形成另类营销

12月11日,话题#郭敬明 不要因为我而不喜欢邓伦 #登上微博热搜。邓伦在微博安利《晴雅集》时,被粉丝吐槽“喜欢你,但是不喜欢郭敬明”,这本是平常言论,却被敏感的郭敬明点名翻牌。郭敬明回复:“不要因为我而不喜欢伦哥,伦哥是无辜的,他的第一部电影请多多支持,也给我一个机会”。郭敬明“自我开会”式发言被网友暗讽苦肉计。

微博截图

12月19日晚,因杜比影厅排片较少,郭敬明呼吁影迷选择尽可能选择杜比厅观影,以此意图增多杜比影厅排片。随后,郭敬明因新片宣发问题疑似与邓伦粉丝发生了非常大的矛盾,郭敬明在网上被持续攻击,不少网友质疑郭敬明没干活,差池新片负责。12月20日晚,郭敬明发文疑似回应称:“对,我没干活,我没努力,都靠你们,这个时候骂导演,你们牛X”。随后回复《晴雅集》官方微博“滚”......

聚焦在《晴雅集》身上的“郭敬明原罪论”“反向营销”还在继续,12月21日,111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联名发表名为《抄袭剽窃者不该成为榜样!》公开信,信中公开抵制于正和郭敬明,称二人有抄袭劣迹,却以综艺节目导师、嘉宾的身份站到核心位置出现,在节目内外进行话题炒作。瞬间,即将上映的《晴雅集》成为众矢之的。

郭敬明近三个月来的持续话题度、团队的反向宣发手段以及外界行业人士的“翻箱底”为《晴雅集》带来高涨的热度,与此同时也为《晴雅集》的上映埋下了众多隐藏炸弹,难以逆转的负面营销口碑,让《晴雅集》承担不起庞大的市场预测。

首映前,《晴雅集》票房预测停留在2.7亿~3.9亿元之间,而同档期映前热度远不及《晴雅集》的《拆弹专家2》预测票房则高达10亿左右。《晴雅集》首日32.5%的排片也低于《拆弹专家2》。淘票票想看人数《晴雅集》只有19万人次,而《拆弹专家2》达到63万人之多。

不成否认的是,深陷“郭敬明原罪论”泥潭的《晴雅集》进入本周以后屡登微博热搜,仅12月24日就有7条热搜上榜、大量路演特辑也让《晴雅集》在抖音电影榜位居第一,热度是第二名《拆弹专家2》的两倍,《晴雅集》形成强有力的下沉基础。

抖音截图

多项热度推动下,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晴雅集》首映日在场次数量低于《拆弹专家2》的情况下,总票房、上座率、场均人次、总观影人次等方面,两者不相伯仲,《晴雅集》更是拿下上座率的日冠。

《晴雅集》被郭敬明给予“转型”厚望,被外界看出是郭敬明在电影上的背水一战。

通过郭敬明本人市场运营的高调安排,声势不小的自动营销手段以及种类繁多的“反向营销”,让《晴雅集》成功获得不俗的话题热度和票房势能。但与此同时,非正面导向的舆论压力,又让《晴雅集》面临重重考验,未来走向飘忽不定。

此时,无论是影迷、业界从业人士还是郭敬明本人都急需要找出属于《晴雅集》的特定观众,隐藏在《晴雅集》背后的买单者逐渐浮出水面。

“Z世代”成为郭敬明的新贵?

自2013年郭敬明处女作《小时代》热卖4.85亿,系列四部作品狂揽18亿元起,郭敬明作品一向与年轻观众紧密结合。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IP 属性的知名度、顶流明星的造势能力、话题营销的强势性等产物思维打法,在85后、90后观众群体收割大量“情怀(智商税)票房”,并顺势将国产电影市场的产物思维推向高潮。

国产电影市场也自此进入了商品化时代。而《小时代》系列在2013~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也正是“Z世代”群体首次开始接触大银幕的电影作品。《小时代》系列成为“Z世代”观众最初的院线电影印象,郭敬明也成为他们第一批知道的商业片导演。

2016年《爵迹》上映,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成长。曾经《小时代》系列的 90 后支流观众已经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他们对于电影内容和口碑的诉求逐渐成为第一要义。《爵迹》最终以3.8亿元、3.8分全面溃败。值得一提的是,在《爵迹》的年龄受众分布中,青少年(20岁以下)的占比达到7%,虽然如今来看占比并不突出,但在当年其他影片中已属于较高比例。这也就表明“Z世代”此时虽还未成为支流观影群众,却还在关注郭敬明作品。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