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郑伊健是当年的顶级巨星,这肯定是毫无疑问的。
时至本日仍有很多人还沉迷于他当年的荣光当中。
但所谓成也电影,败也电影,郑伊健的人生巅峰全都归功于电影,那么他巨星生涯的陨落也一样和电影脱不了关系。
作为香港影坛的黑马,二十世纪末的时代宠儿,郑伊健可说是以裹挟之势席卷了整个亚洲影坛,《古惑仔》系列成为票房黑马,《风云》98年香港票房冠军,《中华英雄》99年香港票房榜第三,仅次于星爷的《喜剧之王》和成龙的《玻璃樽》,并且同年他还有一部《烈火战车2极速传说》排票房榜第七。
可以这么说在2000年以前,郑伊健绝对是香港影坛的票房保证,是可以单抗双周一成的存在。
即使到了2000年,其实郑伊健的成绩也是可以一看的,当你的《东京攻略》《决战紫禁之巅》分别排第二和第五,只但是这两部电影都说不得是他的单抗之作,某一程度上年主角其实是梁朝伟和刘德华。而那一年真正算他单抗的电影《辣手回春》和古惑仔最后一部《神者为王》分别派了第十一,和十九名。还有一部他和古天乐的《BAD BOY特工》排了22名。
最后两部电影连一千万都没到,可见有多惨。
而真正让他走下坡路开始的则是在2001年,那一年徐克拍了一部经典魔幻仙侠片《蜀山传》,耗资巨大群星云集,然而最终票房却只有一千万出头,排在了当年票房榜13位,和票房冠军星爷的《少林足球》差了将近五千万。《九龙冰室》和客串的《拳神》更惨,只有四,五百万。
02年下坠之势更加惨烈,《我老婆唔够秤》七百万,《暗战2》更是只有500万,最不忍看的就是《当男人变成女人》仅有一百多万。
03年依旧,除了英皇全明星打造的《千机变》扳回一城,(他还不算是绝对男主角),《安娜与武林》《双雄》《炮制女朋友》都是票房惨败之作。
短短三年时间,郑伊健便坐实了票房毒药之称,而作为当年享用着全香港最好特效的他,从此以后再也无缘大制作特效大片,票房也基本在几百万到一千万之间挣扎。
往后的他更像是被香港电影市场抛弃,徘徊在小成本喜剧,爱情片之间无法自拔,直到08年他已经要开始为新一代演员余文乐做配了。
从巅峰到没落,只但是短短近十年时间,郑伊健到底经历了甚么无人得知,我们只知道当年有一颗巨星冉冉升起,但很快便陨落。
所谓红得快,过气的也快,作为最接近四大天王传奇宝座的人,郑伊健这朵盛开的鲜花花期实在是太短了,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也显出了他随遇而安,缺乏奇迹心。要知道刘德华也经历过奇迹低谷,但是他靠着一直拍片,好坏非论,逐渐的又走回了顶峰,至今仍是天王巨星,想要过气都难。
但是,不管怎么说郑伊健也依然是香港娱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