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国内评分最高的音乐教育片

时间:2020-12-06 12:52:14阅读:708
前言:由上海博纳影业出品,关信辉执导,刘德华、卢冠廷、鄂靖文领衔主演的音乐剧情片《热血合唱团》已于11月13号在全国上映。因为该片主要讲述了指挥家严梓朗通过“热血合唱团试验计划”让一群“
  • 刘德华饰演一位有教无类的批示家,在奇迹有成之际回到香港,率领一群因闯祸而被迫加入“热血独唱团试验计划”,让…

前言:

由上海博纳影业出品,关信辉执导,刘德华(刘德华 饰)卢冠廷 、鄂靖文领衔主演的音乐剧情片《热血合唱团》已于11月13号在全国上映。因为该片首要讲述了指挥家严梓朗通过“热血合唱团试验计划”让一群“废柴学生”在音乐中找回自我的故事,所以很多人将这部电影称为“港版《放牛班的春天》”!

刘德华主演的《热血合唱团》

因此,借着音乐剧情片《热血合唱团》上映的契机,我将从教育和音乐两个角度来解析这部经典的法国电影!

剧情简介:

因为母亲的去世,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时隔多年后重新回到了他在法国的故地。夜里,他儿时的朋友佩皮诺意外来访,期间还送给了他一本陈旧的日记本!

佩皮诺来拜访皮埃尔

佩皮诺告诉皮埃尔这是他们在“池塘之底”上学时的音乐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留下的日记本。皮埃尔静静地翻看马修老师写的日记本,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随之浮现了出来!

皮埃尔翻看马修老师的日记本

马修原本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但是在经历了现实众多的打击后,他的人生逐渐走入低谷。1949年1月15日他被指派到一间名为“池塘底教养院”的男子寄宿学校做学监。因为这所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且有着不良嗜好的问题少年,所以这所学校还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

“池塘之底”的校门

来到“池塘之底”的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是依据“行动-反应”的原则来管治这群问题学生,体罚、关禁闭在这里是司空见惯的工作。但是性格宽厚的马修并没有按照校长的指示来对待这群问题学生,而是尝试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改善这种现状!

马修没有向校长告发

偶然的一次发现,让马修决定进行一场实验,即在这群问题学生中成立一个“合唱团”。马修想通过音乐的魅力,来改善这些少年顽劣的性格。随着“合唱团”的成立,整个“池塘之底”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越来越融洽!

马修在测试学生们的演唱能力

在这次实验中,马修意外地发现了皮埃尔音乐方面的天赋。虽然有着天使面孔的皮埃尔在一开始就拒绝加入“合唱团”,但是在马修的引导下,皮埃尔最终加入了“合唱团”,并且在宴会上为公爵夫人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独唱!

皮埃尔完成了精彩的独唱

在教导皮埃尔期间,马修对皮埃尔的母亲一见钟倩,并多次以皮埃尔的学业为由,与他母亲相见,但是最后皮埃尔的母亲与里昂的一名工程师相爱,马修黯然退场!

单相思的马修

一天,“池塘之底”的校长因公前往里昂,马修和马桑大叔就借此机会带着学生们外出游玩。之前被校长冤枉偷钱的蒙丹就借校长外出的时机放火烧了学校!

马修带学生们回到学校

因为学校被烧的缘故,校长失去了晋升的机会,他因此就把责任算在了马修身上。被校长辞退的马修在少年们特殊的送别典礼下离开了“池塘之底”,无依无靠的佩皮诺最终选择跟着马修一路离开!

特殊的送别典礼

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

这部由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热拉尔·朱尼奥、弗朗索瓦·贝莱昂主演的电影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属于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题材片。这部电影首要塑造的角色是学监马修和学生皮埃尔,首要讲述的剧情是学监马修通过组建“合唱团”的方式与“池塘之底”的学生们“友好”相处!

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但是,相较于电影的主线剧情而言,我反而认为校长哈珊和学监马修两人之间在教育观念上的冲突是整部电影最值得关注,最值得探讨的部分。同时这部电影借由两人在教育理念上的碰撞,传达出电影的大旨,以及导演想要倡导的教育方式!

作为“池塘之底”这所寄宿学校的校长,哈珊所遵循的教育原则是“行动-反应”。即在学生做出违反校规的行为后,教务职员身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及时做出反应,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处罚。因此,在整个“池塘之底”除了马修和马桑大叔外,其他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安静”!

“池塘之底”的教师常说的话“安静”

相较于严峻的哈珊校长,以及麻木的教师们,马修的教育方式显然差别。面对学生们的“挑衅”,马修并没有向校长揭发,反而是维护他们。面对打伤马桑大叔的“乐格克”,马修仅仅是让他去医务室照顾马桑大叔。面对资质各异的学生们,马修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在“合唱团”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马修给每位学生都分了位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哈珊校长与学监马修分别代表了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教育理念。前者主意通过外部强化的方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变,后者主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

爱尔兰教育学家威廉·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克里斯托夫导演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因为在马修来之前,“池塘之地”的老师与学生是处于“敌对”的关系,高压下学生们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改变,反而是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恶作剧来表达他们的不满。随着马修的到来,以及他带有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让老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而后“合唱团”的建立,不但使得这些问题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而且还使得他们有了集体的荣誉感,以及小我的成就感!

被恶作剧弄伤眼睛的马桑大叔

国内评分最高的教育片:

所谓教育片,即以学生群体为主,以老师或者学生的主视角出发,讲述了一段有关于教育的故事,影片则通过这段故事向观众传达或励志、或讽刺、或反思等精神内核。国内外比较优秀的教育片有1987年的《孩子王》、1989年的《死亡诗社》、1997年的《心灵捕手》、1999年的《一个都不行少》、2004年的《放牛班的春天》、2007的《地球上的星星》、2011年的《超脱》……!

陈凯歌导演在1987年执导的《孩子王》

在我上述提到的电影里,1989年由彼得·威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电影《死亡诗社》是这一题材里,艺术成就最高的影片。因为它在抨击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还将故事的大旨提高了哲学的层面,从而让看过影片的人受用平生。因此,电影《死亡诗社》在国内支流的影评平台—豆瓣上的评分是9.1分,并且还位列“豆瓣TOP250”的第54位。在美国支流的影评平台—IMDb上该片的评分也高达8.1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