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张艺谋的新电影《一秒钟》在电影频道独家直播的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中,公开了一部短片。
导演张艺谋在短片中寄语:“2020注定是艰苦难忘的一年,但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中国,我们的电影已经复苏了。短但是一秒钟,长但是一辈子,希望这部电影也能打动你。”
短短一句话,瞬间将推介会提高了几个层次,话语虽简短却铿锵有力。
好的电影,只要一句话就能触动人心,勾起人想看的欲望。
哪怕是宣传电影,张艺谋也是国师级别的。
一句“庆幸我们生在中国”戳中了14亿中国人的心声。
是啊,多么庆幸我们生活在中国,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候,我们能够自由地呼吸,不受疾病的困扰正常工作正常生活。
这都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要感谢那些伟大的医护工作者。
侠之大者心系天下,张艺谋国师的称号并非空穴来风,乃是实至名归。
1
作为中国第5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浩繁荣誉加身。
他是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的荣誉博士,在国内外斩获顶尖奖项无数,是我国数一数二名好莱坞的顶级导演。
他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这个名字早已经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名满全球。
张艺谋能有今天之成就跟他年少时的经历互相关注。
张艺谋并非正儿八经的导演专业出身,在决定当导演之前,他干的工作是摄像。
1950年生人的张艺谋,刚好赶上了几大时代变局,命运的轨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改变。
张艺谋的感情生活众口纷纭,但作为导演,张艺谋收获的赞誉颇丰。
张艺谋的电影大多数都是现实主义题材,从小人物着手,放大小人物的生活细节,以此来反映各种差别的社会问题。
二流的电影发现问题,一流的电影解决问题。
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行少》等多部影片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底层群众生活困难,贫困山区儿童入学困难等问题的关注。
有些人拍电影是为了成名为了拿奖,张艺谋是因为热爱。
2
张艺谋是被超龄录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当时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张艺谋已经28岁了。
因为才华盖世,学院老师在报批相关部门以后,张艺谋才会破格录取。
正因如此,张艺谋格外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股脑地扎进了摄像的世界里。
1984年,张艺谋首次担任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一战成名凭借该电影获得了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当摄影但是瘾,张艺谋又当起了演员,不演则已一演惊人。
1986年,张艺谋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拿下了两座国内大奖,一座国际大奖,成为了中国第一名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
当摄影也好,演戏也罢,这些都是张艺谋在准备成为导演时尝试的努力。
1987年,张艺谋开始张罗着拍电影了,他张罗着拍的这部电影叫做《红高粱》。
这部电影一举捧红了巩俐,也让张艺谋的头像后面加上了导演二字。
这部电影采用的镜头大胆而
又独特,将民族精神浓缩进大时代的小人物身上,将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体现得极尽描摹。
张艺谋一开始就是如此地有野心,也如此有远见谋略。
既然要做电影,那就要做能够影响中国,影响全世界的电影。
张艺谋做到了,从那以后张艺谋基本上保持一年一部电影的节奏。
相继推出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多部经典电影。
电影,是生活的渐进线,从张艺谋的镜头下我们恍如能窥探到张艺谋的内心。
3
他是如此的独特而要大胆,马虎和糊弄不在张艺谋的字典当中,哪怕如今已经70岁了也不舍得放下电影梦。
作为一个电影人,张艺谋的梦想是倒在片场,他认为这是一个导演最光荣的告别方式。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除了卓然的天赋以外,更在于他的担当和责任。
张艺谋有眼光有担当,他肩负着中国第5代导演的重任,步履维艰任重而道远。
每每看张艺谋的电影总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也能跟剧中人物感同身受,这大概就是大师的能力和魅力所在。
张艺谋的电影《一秒钟》定档了,11月27日即将登上大银幕,就凭他那句“短但是一秒钟,长但是一辈子”,不要走进电影院观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