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李雅菂(《夺冠》表演指导)
文 | 展展
编辑|向荣
上映一周后,电影《夺冠》票房终于突破6亿。
虽然影评人和观众对影片内容褒贬纷歧,但是以白浪 、朱婷为代表的非专业演员,在影片中的动人表现,获得有口皆碑的赞叹。
让非专业演员呈现出动人的表演状态,并非易事。导演陈可辛最初想让专业演员来演女排队员,但“拍出来差池”,因而改变思路,从全国排球运动员中海选,再对选出来的演员进行演技培训。更困难的是挑选青年郎平的扮演者。陈可辛第一次看到郎平与女儿白浪的合影,就向郎平提议,让白浪来演。历经三个月沟通后,郎平终于将白浪的电话给了他。
白浪读书时打过排球,毕业后在美国投行工作,从来没有演过戏。为了考察白浪是否合适,陈可辛邀请了一名中心戏剧学院的老师飞往白浪所在的美国旧金山,带她进行为期两周的表演训练。他在电话里跟白浪说:“我们真心希望你来演,也真心希望那位老师能在短时间里把你的演技训练出来。但电影终归是电影,两周后也有可能我们觉得结果不可,更不幸的是,你来北京后我们还是觉得不可。所以对我们也好,对你也好,都是一个赌博。”
这位被派往旧金山的老师叫李雅菂。10天后,李雅菂从旧金山传回一段表演视频。看完视频,陈可辛获得了“开机前最踏实的一刻”,他确定,白浪能够胜任青年郎平一角。
电影开拍后,李雅菂受邀进组帮助白浪。再后来,他成了《夺冠》的表演指导,在片场帮助其他女排运动员。
9月底,李雅菂向《贵圈》讲述了自己参与《夺冠》拍摄的全过程。在他看来,女排球员们虽然在表演上缺乏经验,但过去十多年,她们一向在打职业排球,早已完成了演员在创作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她们有过成功,又经历过摔打,这一切都在她们心中埋下种子,长成汪洋大海。只但是,这片大海暂时被沙子遮盖了。他的工作便是,将沙子清除,让大海本身露出来。
以下为李雅菂的口述。
1
2019年5月,《夺冠》的选角导演孙岩找到我给选拔出的女排姑娘们做表演训练,我当时时间分歧适就拒绝了。剧组又通过刘天池老师找我。他们为着一部电影找我两次,我觉得很有缘分,同时也好奇,问这次是给谁做训练。他们说就给一小我,郎平的女儿白浪,而且需要去美国训练。
出发去美国前,我去了陈可辛导演的公司,孙岩给我放了他录制的白浪试镜视频。视频中,白浪只是冲着镜头说台词,没有任何形体动作或心理建构。看完以后,我跟陈可辛导演说,可能性不太大,以她目前在镜头前的呈现,让她马上承担主角的工作,是非常冒险的。
可辛导演反问我,让谁演郎平会得到观众的认可呢?无论是谁,观众都会觉得,凭什么她是郎平?但如果是郎平的女儿,大家从心理上就能够接受。况且她在外形等各方面都延续了妈妈的基因。导演也承认,白浪可能有各种问题,但只要没开拍就还有机会。我决定先去美国对白浪做考察,如果她不可,我也会实话实说。
由白浪饰演青年郎平,在外形上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我和白浪第一次见面是在旧金山的一个地下室——剧组租来作为她的训练场地。那天下昼5点多,白浪像座山一样,晃悠着就过来了。直觉告诉我,她不太开心。
那段时间,她正为了拍电影减肥,每天跟着教练做减脂训练,然后去上班,下了班再来我这儿。她的工作强度本身就很大,再加上高负荷训练,看上去有点疲惫。
第一次见面,我们没有寒暄,直接开始训练。我让她做一些放松身体的练习。她后来告诉我,她那天不知道做这个训练意图何在,觉得我这小我挺不着调的。
变化是从第二天开始的。那天我给她布置了一些作业,其中一项是让她找一首印象深刻的歌曲。她找了《海洋奇缘》里的《Iam Moana》。这首歌我也很喜欢,歌词讲述的是一个小姑娘对大海的向往。
排球是白浪心里的大海。有一次训练,我把一颗球放在前面让她去够。我在身后,用白毛巾绑住她的腰,拉着她,不让她够球。那是一种外化的阻力,她能体会到,那个球就是她的梦想。她想去打职业排球,想成为像妈妈一样优秀的运动员,她信心满满地跟妈妈说她要这样做,但妈妈告诉她,你不成能。妈妈亲自把她的梦想“扼杀”了。那个工具在她心里是深渊,是这辈子的遗憾。
当她去接近深渊时,她回忆起所有经历,会不甘心的,她必然要去抓到。我跟她说,你可以喊出来,她就拼命喊、拼命向前,我拼命把她往后拉。我们对抗了起码5分钟,最后她真的抓到了。拿到球以后,我呼哧带喘地问她什么感觉,她不说话,就在那儿哭。
外人眼中,她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是美国青年队打比赛时的绝对主力。她在旧金山有非常稳定的好工作,妈妈又是世界冠军,她看上去好成功。但这个“成功”是别人眼里的成功,白浪心有不甘。
以前我觉得白浪是沙漠,干涩、没有内容。但通过这首歌和这些训练,我发现她是大海,而且是非常深邃的大海,只但是上面被沙漠掩盖了。那就好办了,我只要帮她把沙子清掉,让大海露出来就行了。
这片大海,白浪身上有,朱婷身上有,郎导身上有,这帮女排姑娘身上都有。可辛导演也有。
那天有记者问我素人表演的问题。我说素人可能在表演方面没有经验,但不代表他没有生活经验。假如《夺冠》找专业演员来演青年时期的郎平,那她得先去学排球,去体验生活,最多给她半年到一年时间。女排队员们虽然没有学过表演,但她们过去十多年一向在打排球,那就是在体验生活啊。她们有过成功,又经历了很多摔打,这些工具在她们心里已经埋下种子了,甚至都已经变成汪洋大海了。
2019世界女排联赛前瞻,中国女排队员训练备战(图源:视觉中国)
所以可辛导演让女排队员们出演是很明智的选择。当然,他也不是一开始就相信自己的判断。两个方法他都在尝试,刚开始找模特,找高个子演员,后来发现不可,真实的动作戏是没法造假的,运动本身是不成能有特效的。而这些恰恰是女排队员的优势。她们是选角团队从2000多名队员里选出来的,对角色原型和背景有深刻的领会——不是任何一个素人都可以这么拿来用的。
2
白浪每天晚上放工后过来训练,我们从5点练到8点。刚开始,她挺没自信的。她不知道表演是什么,以为就是站在那儿说台词。
因而,我们一路研究郎导年轻时的比赛录像,看得非常细致。比如,真正到关键球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喊“加油”,人在那种时候往往已经没力气了。我跟郎导请教过这个问题,她有个标志性动作,举着一只手指来回摇晃。我问她,这是在干嘛呢?郎导说,那时候哪有力气庆祝啊,要沉住气,比赛还没结束呢,那只手指的意思是“再来一个”。
这些细节,我们在扒郎导录像时全记下来,作为创作的素材。表演时,我一提,白浪就会知道,就会这样去做。所以观众觉得白浪像郎导,原因就在这儿,我们对比赛的所有细节都做了很细致的工作。
我要让白浪领会我、信任我。更重要的是,我要帮助她打开自己,把她自身的特质激发出来。我跟白浪说过一句话:“你不消去演郎平,你需要的是通过郎平这个角色找到你自己。”
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左二)在影片中体验了妈妈站上冠军领奖台的经历
电影片尾曲《生命之河》中有一句唱词:“我想要成为你,却害怕失去自己。”我想这句词可以改成“我想要成为你,却迷失了自己。”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总想奔着偶像的方向,去变成对方那样。在这个追求的过程当中,却把自己丢掉了。所以表面上看,白浪是借着郎平的角色做一回梦、过一遍妈妈的生活,站上世界之巅,但那个过程其实是她在完整地梳理、重塑自己。
训练进行了一星期,一天晚上,白浪提议:“我们要不要出去喝一杯?”那天开始,我们有了更多交流,以后我才开始碰剧本。
我开始跟白浪排戏。有一场戏,是白浪跟彭昱畅 的对峙。白浪的台词大概是说,她在上大学和打排球之间选择了排球,这不可说是她毫不勉强的选择,她独自去北大绕了一圈,相当于与上大学这个梦想作别。
白浪对这段台词感同身受。当她去做金融、放弃排球时,她与妈妈几十年前的感受是契合的。我帮她把每段台词都用这样的方式做了心理上的连接,然后我们开始反复排练、录像。
这场戏,我们排练了三天,她说到哪句话时坐下、怎样脱鞋、何时解开手指上的绷带、何时离开……这些都是经过排练的。反复排练后,她做什么工作都变成下意识的了,这样她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内心的波澜上。
这场戏我们拍了三四条,有一条还不错,我就发给了可辛导演。那是我在旧金山的第10天。那天夜里,我都准备睡了,北京那边突然说要视频通话,说导演要见我。我很紧张,担心出什么事了。一接视频,整个主创团队都在那儿,可辛导演说:“你给了我们一个surprise。”他说看我发回去的视频,他们所有人都哭了。有了白浪的这次表现,他就觉得,影片80年代这部分内容立住了。
后来好多媒体也在问,从小没在中国生活的白浪怎么去演80年代的中国女排?我觉得她有非常温暖、特别的家庭,所以她才直接、坦诚,眼神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