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陈,素来有“中国东野圭吾”之称。
和东野圭吾一样,身为社会派推理作家,他也热衷于用作品叩问人性、审视社会。
这种创作倾向, 在他的“社会派推理三部曲”(《无证之罪》《坏小孩》《长夜难明》)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三部曲当中,尤以《长夜难明》评分最高,内容最充实。
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江阳的检察官,如何被人构陷而失去一切的悲情故事,集崇高感与悲剧性于一身。
所谓“长夜难明”,意指在漫长黑夜当中,要想寻找光明是无比艰难的。只因有了江阳这样的人存在,人们才得以在黑夜中拉扯着光明。
书中故事,不单涉及了检察官、警察、律师、支教教师等多个职业群体,而且还涉及了大量的社会乱象:性侵、贪腐、留守儿童……
它用悬疑的外衣、辛辣的笔法,抽丝剥茧地挖掘出各种社会病症。
尺度很大,改编难度更大。
然而最近,这部小说却被改编搬上荧幕,以超高的还原度,吸引了一众目光。
就连原著作者紫金陈,都对它做出了超高的评价:“这部剧在国产剧里没有对标品,属于一个并世无双的故事。”
开播之后,它“高开炸走”,豆瓣评分从8.8一起飙到9.2,成为见义勇为的“年度王者”。
到底它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够收获如此高的评价?
下面我们便细细道来——
《沉默的真相》
因为同样由紫金陈小说改编、同样由迷雾剧场出品,所以打从开播伊始,很多人就一直地将《沉默的真相》与《隐秘的角落》进行对比。
事实上,这两部剧从类型到内容都一模一样。
与《隐秘的角落》相比,《沉默的真相》在类型上更商业化,在剧情上更具推理性。
《隐秘的角落》中的角色,大多具有“反英雄”式的复杂性,以讨论不为人知的人性阴暗面为主。
而《沉默的真相》则将剧情主线放在推理与解谜方面,将正邪对峙表现得十分鲜明,看上去有点像暗黑版的《人民的名义》。
打从片头开始,《沉默的真相》便显露出了它压抑、清冷的底色:铅灰色的天空、淅沥沥的小雨、灰蒙蒙的雾气……
和《隐秘的角落》《无证之罪》一样,《沉默的真相》也以“
剧中故事,提到了《无证之罪》中的“雪人案”,所以从逻辑上来看,秦昊 版的严良和廖凡版的严良,指代的都是同一小我。
据说,剧组此前曾找过秦昊,想让他继续出演严良,但秦昊本人想挑战反派,所以最后选择了“张东升”一角。
三部剧中的“严良”
但是,就剧集本身来看,廖凡版的严良,不单没有让观众失望,反而更显沉稳。
虽然该剧并没有给他提供太多表演空间,但他还是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了锋利的狠劲儿。只用一个眼神,就能够稳准狠地砸中观众。
剧中故事,起始于一宗发生在2010年的“地铁抛尸案”。
开场即高能——
地铁里,一男子拖着行李箱越过安检,扬言自己将在这里引爆炸弹。警察紧急疏散人群,并将男子迅速制服。之后,拆弹专家紧急就位,却发现箱子里根本没有炸弹,而是一具尸体。
原来,这个拖着行李箱的男子名叫张超(宁理 饰),是市里名噪一时的刑事律师。
箱子里死去的男子,名叫江阳(白宇 饰),是前平昌县检察官。
被逮捕之后,张超对谋杀江阳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甚至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犯罪动机与犯罪经过。而警方掌握的所有现场证据,也都直指张超。
然而,在法院的庭审现场,这起案件却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反转。
法庭上,张超直接翻案,拿出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对于这起案件,张超不肯多说,只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第24天,一切将内情毕露。
于是,原本拨云见日的“地铁抛尸案”,就此陷入了僵局。
与此同时,某晚报编辑又收到了神秘人寄来的威胁信件。
对方声称,从现在开始,每隔三天就会收到一张完整照片的九分之一,24天之后,九张照片拼在一起,“地铁抛尸案”就能水落石出。
每次信件寄到报社,晚报都要将照片在头版刊登出来,否则这个城市某个地方就会发生爆炸。
这起案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警方特地成立专案组,请破案高手严良来协助调查。
抽丝剥茧之后,严良发现,要想搞清楚江阳案,就必须追溯到2003年,查清楚江阳调查的一宗旧案——2000年发生的侯贵平溺水死亡案。
而侯贵平案,背后又牵扯着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巨大阴谋。
随着调查的不竭深入,这些阴谋开始逐渐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