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9月4日,《信条》就要正式在国内上映了。
相信大家都和我们一样,火烧眉毛地想要去刷这部电影吧。
在此之前,二刷的我还是想和大家再聊聊这部电影。当然,大家也能够放心,本文绝对没有剧透。
说起来,八月也能够算得上是“诺兰月”了。
八月初的《星际穿越》重映后,仅仅花了12天就实现票房过亿,并且蝉联了10天的单日票房冠军。
而上周的《盗梦空间》重映,意义就更加重大了。相信有很多诺兰的90后粉丝都是从这部电影来“入坑”诺兰的,而这次《盗梦》和《信条》的上映时间又如此接近。
让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在影院可以实现诺兰二连刷,甚至于三连刷。
没错,“诺式”三连,简直是堪比电影节的幸福体验了好吗!!
与此同时,《信条》作为疫情后首部上映的全新好莱坞大片,其实就和《八佰》一样,都担负着救市的重任。
诺兰在采访中曾经提到,《信条》是一部跨越多国、多类型合并的科幻巨制,同时也是他拍摄过规模最大、最具野心的电影。
我们都知道他拍摄电影向来都不计成本,但这一次,《信条》的成本依然使人咂舌。
全程用IMAX开麦拉拍摄,以至于演员都表示“一看到IMAX开麦拉压力就来了,就得好好演”,因为“胶片真的很贵啊”。
全片特效镜头不超过300个,许多令你匪夷所思的镜头,居然都是真人实拍。
尤其是,他还炸毁了一架真实的波音747飞机。
诺兰为何坚持要在此时上映?
正是因为这一份责任感和信心。他对于电影本身的热爱与信心。
而对于百废待兴的电影市场来说,我们实在也是非常幸运,能够连续迎来中外两部巨制。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复兴的希望。
本片的海外票房堪称惊人。上映首周狂揽5300万美元,霸占41个国家及地区票房榜冠军,创下9个国家及地区诺兰电影最佳开画成绩。
所以,也更加期待这部电影明天在国内上映的表现了!
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关于《信条》,我们该知道些甚么?
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
特工片
首先,《信条》在类型上是一部跨国特工片。
男主角是一位黑人CIA特工,他由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的儿子,约翰·大卫·华盛顿 来扮演。
这位小哥此前在《黑色党徒》里就有很不错的表现。
而作为前橄榄球运动员的他,这一次在《信条》里也是大显神通,完成了许多看似不成能的动作戏。格斗、枪战、飙车、空降、飞楼等……使人眼花缭乱。
诺兰也盛赞他:“向我展示了掌控大银幕的能力。”
凭借“暮光男”名声大噪,又在诸多独立电影中证明了自己的罗伯特·帕丁森 ,则是扮演他的助手。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女演员伊丽莎白·德比齐 。
负责任地说,她在这部电影里非常、非常美。
表面上看,这三小我组成了一个特工片常规的“铁三角”模式:英雄,助手和美人。
但是,继续往下看,你会发现,他们都并不只是这么简单。
罗伯特·帕丁森所扮演的“助手”并不只是一个助手。
他是一个更复杂、更深刻、更会被记住的角色。相信我,看完这部电影,你会爱上他。
甚至于,二刷以后,你会发现,原来他在片中的一颦一笑,每一个微表情,都如此值得玩味。
而德比齐也不只是一个花瓶。
在她身上有一种女性的力量。她既是温柔的,优雅的,脆弱的,也是坚强的。我相信诺兰在她的身上投射了对于女性非常美好的想象。
打破常规
实际上,“特工片”在近几年并不吃香,它似乎渐渐沦为了某种被时代所遗忘的夕阳类型。
但诺兰却向我们证明了,没有不创新的类型,只有不创新的导演。
他几乎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为我们诠释了“特工片”这个类型。
而他做了甚么呢?就是加入了“时空逆转”这个概念。
用语言来解释这个概念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你会发现,诺兰对于这个概念的呈现,有别于此前的任何一部电影。
要试图领会这一点,无妨看看预告片:
“当你走出气闸,一切都会变得奇怪——你是逆向的,但世界不是”。
因而主角脚踩的水洼会复原。
翻倒的汽车会逆转恢复。
人的行动也与环境的动向相逆。
也就是说,片中呈现的并不是整体时空倒流——而是环境在正向或者逆向行进的时候,主角的行动却可以反而为之。
当然,我们也能够再用一个更简单、更直观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