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处处都有对从前的不舍,像一场狙击剩余情怀的“敛财”大戏

时间:2020-08-01 09:16:04阅读:3470
近日,六小龄童主演的电影《财迷》上映了,这对于已多年没拍戏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大事。电影上映前,六小龄童就曾喜滋滋地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定档上映的消息,请粉丝们多关注支持。观众们盼
  • 一夕暴富的郝师长(六小龄童 饰)由菜农摇身一酿成为富豪,他将万万财产藏入密室,没事便在密室清点巨款,自得其…

近日,六小龄童 主演的电影《财迷》上映了,这对于已多年没拍戏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大事。电影上映前,六小龄童就曾喜滋滋地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定档上映的消息,请粉丝们多关注支持。

观众们盼了多年的“中美合拍西游记”不见踪影,章老师倒是送上了一部“西游番外篇”——《财迷》。这部电影汇聚了六小龄童、马德华刘大刚汪粤 等人,讲一个菜农一夜暴富成为千万富翁后迷失自我,在老友们的帮助下找到了人生意义的故事。

《财迷》公映后,3天拿到14万票房。这个成绩,足以看出六小龄童他们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因为如果没有六老师们为《财迷》文艺两开花,就凭借董董这种灾难般的导演才华,票房过万都很悬。

《西游记》是童年记忆,但将它强行植入新故事,就有“倚老卖老”的嫌疑了。电影的开始,是一段稀里糊涂的致敬,一群孩子搬着小板凳出来看《西游记》。六小龄童现真身,在孩子面前耍起了金箍棒,这段“植入广告”使人费解,因为与故事毫无关系。强行拼凑的行为既不尊重旧作,又在敷衍新品。整部电影看起来像是《西游记》的续集,处处都有对畴前的不舍,像一场狙击剩余情怀的“敛财”大戏。上映三天,票房累计14万,真的不是人们无情,而是创作者自己都没有了创作精品的情怀。

影片请了昔日《西游记》的几个老演员做主角“郝鲲鹏”的陪衬,马德华演“朱首富”,刘大刚演“沙大海”,还有汪粤演“唐善曾”,瞧瞧这名字都取得啥啊,片中四小我还都是“西游迷”,这情怀玩起来没完了就。剧情逻辑分歧理,通篇都是老年人强行迎合年轻人的笑点却力所不及的感觉太尬了。

如今,《西游记》原本人马再次合作,演一部与《西游记》无关的电影,片中还时时时夹杂着“西游”的影子,似乎总在提醒着你,你在看《西游记》的番外篇,你要记得,《西游记》陪伴你长大,是挥之不去的经典。我们看的是《财迷》,被附带赠送的却是《西游记》的情怀。难怪有网友极度不买账地称:看了半小时,再也看不下去了,直接关电脑。结果不是失望,是绝望。还有人称:编剧差,演技差!

看了下网友的评价,评论区也是冷冷清清,评论只有百条左右,很多网友打的都是一颗星,甚至有的网友称一颗星都不想给,可见这片子有多差。《财迷》扑街后,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六小龄童,网上冷言冷语一片。其实他还是有点冤的,但谁让他名声最大,还曾无情炮轰过其他西游题材的片子,出现这样的局面也是意料当中的。可以老,大众也接受你变老,可是不要倚老,也不要再消费大众对他仅存的那么点儿尊重。经典无法复制,也必将永久保存,世代传颂,可是,非得把自己创造的经典搞成烂三俗,就让人有点儿没法接受。

新片上映三天票房破十万大关,六小龄童的西游情怀还要消耗多久?编剧漏洞百出,剧情老套,刻意煽情,当然罪魁祸首还是首打着的卖弄情怀。 宣传期间打着“名导力作,86版《西游记》原版师徒四人聚首”的旗号,竟然给观众讲了这样一通笑话。

纵观近年来,有些老演员们总是喜欢打情怀牌:原班人马、再聚首、N年纪念等等。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演戏稍微用心一点,能够对演员这个职业怀有敬畏之心,方能被认可和敬佩,好演员要珍惜自己的羽毛,不要把那点仅有的情怀消耗殆尽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