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再归来:6000家企业已注销,从业者称能开总比关张要强

时间:2020-07-20 15:52:46阅读:2026
文|黄云腾编辑|王晓玲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希望来了,等待还在继续7月16日那天,陈东也是从网上看到了20号电影复工的消息。他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不知道
      职员招聘和培训,不高的上座率、禁绝卖食品、缺少大片,这些问题虽然棘手,但在陈东看来并非不行解决。因为无论如何也比不行开业强。

      文|黄云腾

      编辑|王晓玲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希望来了,等待还在继续

      7月16日那天,陈东也是从网上看到了20号电影复工的消息。他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不知道到哪里去确认这个消息。直到接到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核酸检测通报,他松了一口气,确信这次是来真的。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低风险地区影院可有序开放的通知,解锁了积蓄数月的行业情绪。通知规定,只要做好防控措施、实名买票和管控上座率等,低风险地区影院自7月20日起即可有序复工。

      微博上,一名电影博主因此在直播时放起了《好日子》,而此前因为电影院迟迟不开工而玩炸爆米花行为艺术的导演贾樟柯,也在当天发微博宣布告别爆米花界,“转岗回去拍电影了”。

      按当地通报要求,陈东所在的成都,复工影院从业职员都被要做核酸检测,包括影院清洁工,均须由各区市县负责协调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检测。“检测都是自费做,200块一小我。”陈东说。

      接下来的消息,让陈东有些沮丧。由于地方政策,核酸检测只能排队等号,还要等地方电影局批文,才能拿到密钥,“各个影院报批回复的进度纷歧样。”回复慢的那些,可能要到7月底、8月初才能开业。这也意味着,陈东的影院7月20日当天无法开业。

      比陈东幸运,复工后的全国第一张电影票最终由他的一个本地同行售出。7月17日下昼,成都和平电影院宣布已售出影院复工后第一张电影票,影片为疫情重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此时距离通知下发还不到一天,影院解封的市场热情可见一斑。同时,成都和平电影院当日还放出其余164张票,均告售罄。另据媒体报道,杭州、上海、深圳也都有影院开启了7月20日的当天预售。

      实际上,算上在淘票票上卖出第一张电影票的和平电影院,成都目前也只有13家影院能够在7月20日当天开业。而此前,和平影院刚因为疫情期间转卖挂面和鸡蛋上了一次热搜。作为具有65年历史、成都文化地标地位的和平电影院,也因此在这次核酸检测中过了快速通道,根据媒体报道,区卫生局“有感于电影人的不易”,特意安排和平电影院17号检测,18号当天下昼即出结果。

      陈东看到网上有消息说,部分影院因为担心票房而不肯开业。毕竟7月20日开业当天,安排的电影大部分为复映电影,目前,网上披露的片单包括《超时空同居》《寻梦环游记》《十二生肖》《夏洛特烦恼》《捉妖记》等,也有部分新片计划在20号当天上映,但几乎均为体量较小的文艺片,对普通观众来说难言票房号召力。

      但陈东不这样想,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先开业再说。

      从20171月23日以后,陈东就再也没去过电影院。对于在电影行业干了十来年的他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院线经理,但是陈东一向为成都的电影票房自豪。“耍都”并不是浪得虚名。2019年成都以22.46亿元的总票房,排在全国第五,仅落后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但是陈东也承认,就算能够在7月20日前获得批复,他也很难及时开业。

      陈东所在的院线公司原本每年就有优化计划,疫情倒逼下,更加快了裁员的步伐。目前,人手严重不及。1月23号当天,他管辖的影院因为7部电影同时撤档,顺势给员工放了个长假,让他们三天以来再回来。但直觉告诉他,放假以后再开门可能不会太轻松。

      当时,包括《夺冠》、《唐人街探案3》等多部大片宣布撤档,却并未宣布改档日期,这几部大片已经在各地院线预热了半年有余,并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宣传路演,一旦撤档是不小的宣传损失。而当时突然撤档,就说明“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甚么时候能复工”。陈东等了三天,等来一纸公共娱乐场所的关停令,“往年春节一直业,影院当时很多人都有干脆休个假的心态。”

      陈东也没有预料到这次假期会持续半年之久。当公司总部按照最低生活标准发放完第一个月的保障金,工作群内从每天通报一次疫情进展,逐渐换成半个月一次,陈东开始意想到,“此后影院要开门,可能时间会非常漫长。”

      能裁掉的人都裁掉后,陈东有点担心很难再招回来,“毕竟人都走了,再招募一批也需要培训成本。”

      在询问了全国多个地方影院经理后,所有人的回复都基本一致:国家电影局的通知下发后,由于之前类似的传言太多,自地方电影主管部门到影院自身,均未能及时反应。例如,17号才下发核酸检测指令,而恰逢周末,地方均未能及时出台完整的批复政策,使得密钥的发放时间可能进一步延长,7月20日准时开业未必能赶上。

      即使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目前放出预售场次的影院也不多,而北京更是尚未有影院开放预售。陈东也只能一边继续等待核酸检测和批复,一边招报酬复工做准备。“不管怎么样,能开业就是好事。”

      “总比不行开业强”

      目前,国家电影局对于影业开业的要求相对严酷。例如,通知要求所有影院上座率只能维持在30%,并且所有观众只能选择实名预约制网络售票,同时,单次电影上映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影院日排片只能是以前水平的一半。上海电影节的多部展映影片由此被传将分为上下两个场次;再加上不行卖爆米花饮料。

      但尽管如此,AI财经社采访的众多影院都表示,无论如何也比不行开业强。

      “你这一次选择了不开业,那你下一次要复工的话,你也有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障碍、更多的困难。”陈东说。

      在3月份时,由于新疆地区率先清零,乌鲁木齐部分影院曾小范围试营业,彼时,陈东兴冲冲地跑去通知同事可以准备开业,并给下级打了报告申请复工,但一周以后,这一试水即被叫停。十分困难兴奋起来的工作群又陷入到沉寂状态。

      多次被“狼来了”搞得精疲力竭,陈东已经不关心新片、上座率,“我要不要开跟人家让不让你开是两个概念,反正不管怎么说,先开业再说。”陈东说,“哪怕我欠了很多债,你总得让我把电影院开出来,我才有能力还。”

      职员招聘和培训,不高的上座率、禁绝卖食品、缺少大片,这些问题虽然棘手,但在陈东看来并非不行解决。例如,前期上座率低,隔排隔座售卖,场次间隔时间长,不让售卖零食,就刚好可以弥补人手不及的问题。

      除去上海电影节于7月17号趁势官宣外,这几天,也已有多部影片宣布定档。包括新片《第一次的离别》、《妙先生》、《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和一部分重映的大片,包括《中国合伙人》、《流浪地球》、《战狼2》和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等。这些影片中,新片大都为中级的投资体量,重映大片正好用于市场回暖。这些重映的大片,也有一部分采用了公益放映的形式,即全部收益归于影院。

      在东莞做了三年院线经理的罗平,每天都在忙着和影迷群做活动,送福利。东莞的疫情早已稳定,他也和同事打扫好了影院的卫生,每天在影院的公号上推送开业相关。之前,影院在公号上做活动,给影迷送复工礼包,“有一些口罩啊、小吃这些,反正就是感谢观众一向以来还记得我们。”

      自影院停业后,罗平就回到广西老家休息,直到2月份才回到东莞。满心以为疫情能够在2月底结束,结果最终迎接他的不是影院敞开的大门,而是老板对他另谋出路的奉劝。

      老板和同事在群里相互打气,但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先去找个兼职,别把自己饿死。后来,罗平去了一家超市当理货员。他影院的同事们,则大多跑去送外卖、做微商。在疫情期间,依照最低保障金的要求,他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多块,而在超市一个月工资也只有1500左右。“以前在影院,基础工资怎么也能有3000多。”

      老板比他压力更大。罗平算了笔账,自1月份以来,影院总共耗算的成本要超过200万元,包括原材料、设备维护、人力成本和房租水电开支等,其中房租开支最高,一般能占到票房分成的15%到20%以上。而自1月以来,除了万达这种自持物业的院线集团,只有少数物业宣布能够减免房租,因此,影院一般都鼓励员工这段时期另谋出路,以减少人力成本开支。

      尽管干了半年理货员,但罗平认为,自己比别人幸运。罗平入行时是2016年,当时全国电影票房达到457亿,他所在的东莞下面的小镇上就有8家影院,人们早已养成周末看电影的习惯,为此罗平所在的影院还专门建了个影迷群,和观众交换最新排片和活动,“天天都在群里问,有时候还打电话给客服,一张嘴就是问,甚么时候能开业?”

      由于东莞在3月份后很快疫情清零,罗平以为影院能够很快开业。但直到认识的同事在KTV找到兼职,他才意想到,影院开业其实已与清零无关。罗平同一个小镇上那几家竞争影院大多已经倒闭。

      在做好了一切准备后,罗平也在等当地广电部门的批文。直到7月19日深夜,他仍然没有拿到相关批文。罗平准备7月20日在影院策划个影迷活动,送送礼包,“就说我们这有在做工作,让他们可以放心来看电影。不管怎么说,允许开业这已经算是惊喜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