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剧刚刚宣布主演阵容,便疯狂登上了各大热搜,那就是缉毒刑侦剧——《冰雨火》。
主演阵容里,除了这两年因《陈情令》爆红的明星王一博外,还有两位中年男演员也分外吸睛:刘奕君和王劲松。
看看网友们对刘奕君和王劲松二位的调侃。
演员阵容一出,网友们就纷纷在刘奕君和王劲松老师身上“押宝”。
看得出,大家对这两位男演员有了一种角色的“刻板印象”。
下面,小编就以刘奕君老师为例,讲讲他是怎样让“刻板印象”这四个字“化贬为褒”的。
很多观众在剧中看到刘奕君出现,就会觉得他是“坏人”,这样的“刻板印象”正好证明了他的演技。
观众对刘奕君有“刻板印象”,因为他“戏多”
“戏多”是很多人在对一个明星发生“刻板印象”是很容易忽视的一个点。
这里的“戏多”不是说这个演员明星很“抓马”,很戏精,而就是字面意思,说明肯找他拍的戏很多。
然而,与普通的“刻板印象”相比,刘奕君所塑造的反派角色,并非像“黄世仁”、“容嬷嬷”、“雪姨”之类的角色,靠一部戏里面的“坏”彻底打入观众脑内。
正如大家对刘奕君的印象是“反派”,而不是某个反派演员的名字。
既然不是凭借某一个“反派角色”不得人心,这意味着刘奕君需要塑造一条他自己的“反派养成路线”。
他的确也是这么做的,从《扶摇》到《橙红年代》再到《远大前程》,还有《无主之城》、《琅琊榜》和《猎狐》,他带给观众的反派角色观感都有所差别。
这侧面说明了刘奕君的在观众眼前的戏份非常足,起码每一个角色距离观众的记忆都不会太远。
这也就道出了一个演员长红的真谛——不要让自己离开观众的视线。
这并不简单,但对于已经50岁的刘奕君而言,他做到了。
“刻板印象”,说明刘奕君“戏好”
其实,一个演员的“戏好”和一个演员的“戏多”,是属于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而“戏好”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演员的演技极其优秀,把角色演活了。
第二层意思是:排除演员的演技,演员接的角色剧本非常优秀,本身就被塑造得有血有肉。
刘奕君接的反派角色不但“多”,也“好”,角色本身好,他自己演技也好。
非论在是《伪装者》中饰演反派敌人王天风。
还是在《琅琊榜》中饰演构陷赤焰军的宁国侯谢玉。
抑或2017的口碑佳作《猎狐》中饰演幕后BOSS级别的经济罪犯王柏林。
这些“坏”角色,每一个都“坏”的有血有肉“坏”的有理有据,“坏”的层层递进。
以《猎狐》中的王柏林为例,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考验人演技的反派。
王柏林,大型制药集团董事长,表面慈眉善目,和蔼和亲,内里自私自利,心慈手软,绝不是一个肤浅的反派,而是一个暗中的“毒蛇”。
这种反差,对演员演技的要求极高,演员不但要会“隐藏”,还要会“爆发”。
而对于“隐藏”和“爆发”这两点,刘奕君显然已经掌握的游刃有余。
他早已不屑于过于煽情式的表演,而是把每一次情感的释放都掌握在一个度内,让观众看起来张力十足。
还是在《猎狐》里,靠近片尾的大结局部分,刘奕君献上了近期最让人印象深刻,最为人称道的表演。
上图是王柏林在向警察自首,决定坐上回国的飞机之前和妻子拥抱的表情。
他没有声泪俱下,声泪俱下对这个角色来说,也是不适合的。
仔细观察他的眼睛,他的眼神看向一个无关的方向,其实是人在紧张和难过时的下意识动作。
他虽然没有哭,但是他的眼神微微泛着红,血丝布在眼角,既没有过于夸张,又显示出这个这个经济罪犯即将和妻儿分离,悔不妥初的心情。
还有这场和王鸥饰演的警官吴稼琪的对视戏,当王柏林意想到她是因为自己而死去的女人的孩子以后,从座位上回头看她。
他的眼神微微放空,似乎透过吴稼琪,看见了他母亲的轮廓。
这一瞬间,刘奕君饰演的王柏林的“魂魄”真的活了,他已经把这个角色的过去和将来融为一体。
有没有发现,导演真的很喜欢拍刘奕君饰演的反派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