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p>由《探索.发明》栏目用时一年,全力拍摄、编辑建造的12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于1月9日在科教频道连续播出。此片讲述抗战期间,中国戎行赴缅远征作战,期间,10万精锐,作战英勇,以少敌多的惊人战例;还有因盟军间的战略不合,远征军无奈撤退返国,翻越野人山时,死伤5万人,只要 1万人返回祖国的悲凉故事;另廖耀湘率领2万人去往印度,整训后,此中澄清了一些重要史实,比如震惊世界的仁安羌大捷直接指挥者并非孙立人,而是刘放吾,以及星殉野人山的戴安澜将军曾被新中国追认为“革命烈士”等不为人知的细节。 <br/> 本片摄制组前后赴湖南、云南等数地拍摄,急救性采访了良多远征军老兵,大都都已年过90,不单获得了大批的一手资料,让亲历者率领观众追溯最真实的汗青,更为日后积累了无可替代的贵重素材。此外,在本片建造过程当中,栏目组通过远征军后裔获得了大批那时美国摄影队拍摄的重要素材,这些影象此前留存于美国,在国内从未发布。栏目编导经细致甄别,编辑成集,使其重现于屏幕,弥补了此段汗青影象证据的缺失。宏扬了中国群众在反法西斯疆场中之英武精神。 <br/> (一):铁血远征(2010.01.09) <br/> 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似乎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沿滇缅公路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这是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甲士第一次踏出国门、赴海外作战。 <br/> (二):解围仁安羌(2010.01.10) <br/> 同古战争刚一结束,缅甸盟军统帅部决议,以曼德勒为依托,集中中国方面三个军、英国方面五个师,总计二十五万人的上风军力与日军决战。 <br/> (三) 兵败野人山 <br/> 1942年5月,缅北野人山,中国远征军5万多名将士,踏上了悲凉的死亡之旅。此后,在这座大山中,前后有6成多的兵士,葬身异国异乡。 <br/> (四) 整军蓝姆伽 <br/> 蓝姆伽,印度北部一个小小的处所,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在这里重整旗鼓,倡议了向日军宣战、收复缅甸的第一声军号。 <br/> (五) 绝地还击 <br/> 1943年末,反扑缅北的计划经快要一年的艰苦争夺,终于起头得以实施。驻印军拉开了反扑的序幕。 <br/> (六) 钳形攻击 <br/> 中国驻印军经胡康、猛攻河谷一起南下,很好地运用了多路穿插和迂回包围的战术,取得了多场庞大的胜利。 <br/> (七) 密支那绞肉机 <br/> 中国驻印军取得了一场漂亮的胜利,随后,由于种种缘由,密支那的战役转为一场艰苦的攻坚战。两边死伤惨重,最终经80天苦战,取得了缅北还击战中标志性的胜利。 <br/> (八) 怒江危局 <br/> 1942年头夏,日军一万多人侵入滇西,西南军事重镇龙陵、腾冲等地进入长达两年的黑暗沦陷时期。 <br/> (九) 翻越高黎贡 <br/> 中国远征军本来筹算声东击西翻越高黎贡山,直捣日军据守两年的滇西重镇腾冲,却不意走漏消息,面临极为艰险的场面。 <br/> (十):松山大战 <br/> 滇缅公路在怒江西岸的盘山旅途中,有一座海拔2260米的西岸最高峰松山,遥控怒江及两岸滇缅路。1944年5月远征军强渡怒江后,右翼第11集团军立刻强攻日军重兵看守的松山。 <br/> (十一):血色腾冲 <br/> 本期先容了中国远征军右路军霍揆彰的第二十集团军的五个师与守城日军藏重康美的一四八联队的战役。日军砍光了山上的树,构筑的工事,但轻忽了空中进攻。二十余天后中国军通过飞虎队和炮兵的合攻 <br/> (十二):决胜龙陵 <br/> 本期先容了龙陵是日军在滇西的最后一个据点,远征军最先向它倡议攻击,却一向持续4个月之久才收复,而且死伤最为惨重。收复龙陵为滇西远征军与驻印军胜利会师并最终取得滇西反扑的胜利铺平了道</p>